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要闻

管理与经济学院举行“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研讨会

供稿、摄影:吴莹、李婷婷、刘平青  编辑:王倩倩

  2010年5月18日下午,管理与经济学院在主楼216举行“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研讨会。学院案例课题负责人及对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有兴趣的教师、研究生近3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协助学院案例工作的院长助理刘平青老师主持。会议采取“专家主题发言,大家充分研讨”的形式,参会者一致认为这种形式的研讨收获非常大,并建议今后可更多频次、更大范围的举行案例研讨会。

  三位主题发言人都专门为研讨会做了精心的准备。其中,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必威·BETWAY教师张祥副教授,主题发言题目为“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运作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必威·BETWAYEMBA《组织行为学》知名授课教师张建卫副教授,主题发言题目“案例教学的体会”;全国百篇案例评审专家、必威·BETWAY教师刘平青教授,主题发言题目“‘干中学’与案例评审”。

  张祥老师的发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二是以国内运作管理为例的应用现状及其注意事项。他首先简介了国外比较成熟的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包括:1、案例研究的适用条件;2、研究者要求具备的素质;3、研究者;4、案例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与参与性观察、实物证据;5、案例研究六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理论假设/研究问题、研究单位、数据与假设的逻辑联系、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构建理论;6、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他结合《管理世界》上历年刊发的运作管理案例论文,分析了国内案例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较为共性的问题。

  接着,张建卫老师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他认为案例教学法具有参与性、开放性、实践性三个优点,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开放性、启发性,并要努力达到顶天(奔向理论高度)、立地(走向实践深度)的效果。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从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同参会人员交流了很多实用的案例教学方法。

    此后,刘平青老师结合参加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评审的经历,介绍了案例评审的标准:一是案例正文标准,包括:选题的本土化、典型性和代表性;谋篇布局合理性;决策点的恰当性;相关材料的详实、客观程度;案例的可读性;写作的规范性。二是教学使用说明标准,包括: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思考讨论题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程度;理论知识点分析的深刻、清晰程度;课堂计划的合理性。刘老师以所评审文章为例,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被推荐案例的优势和未被推荐案例的理由。


  研讨中,刘平青老师分别对张祥老师、张建卫老师的发言进行点评,赵燕平老师、邓欣吉老师、倪跃峰老师、王成全老师等对主题发言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京老师、郑丽老师、李先柏老师、曾春媛老师、温新民老师等案例课题主持人结合自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本次研讨会历时三个多小时,通过主题发言、点评和大家充分的讨论,参会者分享了经验、交流了心得,并在案例写作规范等方面形成了共识,大家务实地推动了学院案例工作的进程。

(审核:李金林)

TOP